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

港產片的流金歲月

據說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初,是香港電影最輝煌、百花齊放的全盛時期,結果因為片商趁勢搵快錢,大量粗製濫造,重量不重質,令港產片質素下降,市民購票觀看的興趣逐漸減低,再加上後期經濟不景、盜版猖獗,香港電影業陷入前所未見的低潮。市道差,片商為求盡快回本,新片剛剛落畫,隨即便推出原裝影碟,在惡性循環下,非連鎖式經營的電影院倒閉完一間又一間。儘管業內人士紛紛走出來,要求特區政府嚴打盜版、呼籲大眾支持香港電影業,都無法起死回生。

其實,遇到口碑好、卡士強、有吸引力的大製作,我還是願意購票入場的。無可否認,質素高的電影,必須從電影院的大銀幕觀看,才能感受到最佳的視覺和音響效果。我相信香港現在不是沒有好的電影監製,不是沒有出色的導演、出色的編劇和出色的演員,欠缺的是實力雄厚又對電影有抱負、有誠意、有信心的本地投資者吧。近年斥耗鉅本的大製作,幾乎全部都是由外商投資,港產片逐漸式微。

電影是夢工場,那無數經典的港式電影,曾經帶給我許多美麗的夢想和快樂的時光,但是,以後還會不會再有奇蹟出現?
31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