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家以前不讓孩子吃太多糖果,只有在過年的時候,才會各式糖果零食任吃。我媽不算迷信,但有個習慣她必定遵守,就是不會在新年期間吵架、發脾氣或者打罵兒女,所以我小時候,一年到晚最開心和最放肆的月份就是農曆正月。我現在對全盒內的東西和年糕油角之類,只有淺嘗的興趣,而我在十二歲之後,已經不會再趁著新年故意做一些令母親生氣卻又發作不得的事。
童年時最喜歡跟著父母到處拜年,尤其是去那些家裡的孩子跟我年齡相若的親戚家,可以玩個不亦樂乎,回家時肚皮和口袋都裝得盤滿砵滿,連坐幾天車、跑完東家跑西家都不覺得疲倦。這幾年的農曆新年假期,我都要如常上班,放工後四出拜年,變成一項很勞累的新春活動。雖說親戚有心聚舊,平日也可以見面,但這是傳統習俗,再忙也得抽出時間向長輩拜年,而拜年的目的,跟小時候不一樣。正如我現在仍然重視團年飯,但不再是因為,這一餐可以吃到很豐富的大魚大肉。
新年期間,同事們在公司內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,就是逢人只說「新年快樂」,不說「恭喜發財」,以免被人誤會我們想索取利是。上司派開工利是或者同事之間派利是當然沒問題,但其他利是屬於金錢利益,員工收受利益是本機構的禁忌,飯碗尤關,所以大家都很謹慎避嫌。有些訪客知道我們拒收利是,會改送巧克力或者水果糕點,雖然我們吃進肚子之前都會循例向上司請示一下,但除非是名貴的禮物,賀年食品通常都不用打回頭,皆大歡喜。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