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12日星期五

家好月圓慶中秋

小時候,我以為月亮就跟我們肉眼所見的大小一模一樣,小小的腦袋常常弧疑,嫦娥、吳剛和那隻兔子,究竟是用什麼方法擠進去住上幾千年。進了小學之後,開始相信科學,知道太空人早已成功登錄月球,粉碎了嫦娥奔月的神話。不過直至現在我仍然不確定、亦無法想像宇宙和月球的真實體積,只知道無論相隔幾千里,全世界都在同一天空下;無論身處何地,全人類所看見的,都是同一個月亮。至於「月是故鄉明」,只因遊子在賞月時加入了自己的思鄉情吧!

這一代的孩子已經不愛玩花燈了,年輕的一輩亦好像漸漸不再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。不過,根據國內今年的民意調查,情侶賞月這個浪漫的環節,仍是年青人心目中首選的中秋活動。古代詩人的情感特別豐富,總愛將月亮跟思念聯結在一起,蘇東坡這首名詞,在調查結果中當選為最受大眾喜愛的詠月佳句。

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
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
我欲乘風歸去,唯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。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
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
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
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


171.gif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