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年香港經歷了金融風暴和沙示,在市道不景、財政困難的時刻,很多僱主都向僱員開刀,大幅減薪、削福利、將新入職的員工由長約轉為合約制、降低起薪點、年年凍薪。但到了經濟好轉、盈利增加,那些先前要求員工共渡時艱的僱主,卻不願意與員工共享成果,所以很多團體都發動遊行,一片抗議之聲。
手上要有充足的籌碼,才有資格跟僱主討價還價。處於經濟低迷,到處失業、裁員的時候,打工仔唯有啞忍,現在經濟復甦,市場上的機會和選擇多了,自然不再委曲求全。勞方與資方之間,本來就是一種互相利用、各取所需的關係,如果面前有更理想的選擇,實在不必跟僱主講人情味,因為僱主也不見得會跟員工講人情味。前幾年很多大機構都向年資長、學歷低但薪金高的長工大派「肥雞餐」,讓他們提早退休,然後再用最少低一半的薪酬,聘請另一班更年青、工作能力更強、更「好駛好用」的合約員工回來。誰要叮走誰可以留低,不會以他有多愚忠、已經為公司服務了多少年來決定。僱主的人情牌,只會在挽留有利用價值的員工時才會使出來,若挽留無效,員工流失亦是平常事,世上沒有誰不能沒有了誰這回事,員工今天離職,公司明天一樣會照常運作。
好僱主難求,想遇到伯樂,首先當然要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匹千里馬。當有幸遇到一個好老闆,很多打工仔都會有做生不如做熟的心態,就算薪金水平比其他機構略低,如果雙方合作愉快,都不易產生離心。長期效忠不是壞事,但最好居安思危,不要以為找到一份好工就永無後顧之憂,世事難料,任何一間公司都有可能倒閉、裁員、或者轉換行政架構,就算有一個好老闆,都應該繼續自我增值、提升自己的實力和保持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。
職場如情場,遇到一雙好肩膀,誰不想一生倚靠下去,但得到一張長期飯票,不代表那張長期飯票永久生效,當飯票失靈時,才驚覺自己青春已逝、身型發福、沒有積蓄、沒有競爭條件、謀生技能兼且與時代脫節,恐怕已經太遲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