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

生死之間

words5.jpg

前天看蔡瀾和倪匡上電視,他們對生死的看法十分瀟灑豁達,蔡生說一個人怕死是因為他從未享受過人生;一個人怕老是因為他除了青春就一無所有,怕老了不知怎麼辦。蔡生曾患惡性腫瘤,當時他是坦言處之,因為他覺得此生此世沒有白活。

蔡瀾說他花錢的能力遠遠超過賺錢的能力,倪生更說蔡瀾是那種死時口袋裡如果還剩下一元也會覺得慚愧的人。蔡生未免太謙了,賺得來才花得去,我相信他賺錢的能力絕對不比他花錢的能力低。花錢也是一門藝術,懂得賺錢的人未必懂得或捨得去享受,我見過有錢但非常樂於刻薄自己的人。

有個男性朋友時常強調錢是儲回來的,我並非不贊成儲蓄,儲蓄是一個很好的習慣,我只是不相信儲蓄可以致富,如果一個人沒有賺錢的能力,就算怎樣節衣縮食也是所餘無幾。「辛苦搵來自在駛」是應該的,不能完全沒有積蓄,但無須要過份節儉,偶然也要善待一下自己。老了怎麼辦?一個己經沒有精力和體力的老人又能夠吃多少用多少?香港還未試過餓死人。誰又知道自己的壽命有多長,如果一百歲也不死,年輕時慳儉回來的錢也用不到那麼久;要是未老已經死掉,未玩過未享樂過,真是冤枉。

想起一個笑話,有個人死後被閰王召見,

閰王問他:你生前有沒有喝過酒?那人答:沒有。

問:有沒有賭過錢?答:也沒有。

問:那你有沒有享受過性?有沒有...答:什麼也沒有。

閰王怒喝一聲:豈有此理!這不是白活嗎?打你入十八層地獄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